我开车,上海老总坐在我的旁边。路上时间太长,老总除去吸烟,抽空与我说话以外,好像还想做些什么。找到从上海带来的甜酸橄榄,老总吃得津津有味。吃完,老总打开车窗,将橄榄核子用力丢到车外。开窗我没建议,可往外丢东西,我就很看不惯。给他脸色看,老总反而笑着说道:“我给德国大地培育橄榄树播种!”
“像你如此开车,在国内不要外出了,从上海到嘉定,可能要半天的时间,哪还能上什么班。你如此开车哪行!你得见缝插针,给自己闯出一条路。你看,像目前这个样子,若在上海你就得从左侧开,先走一段再说,到前面若右道有空,你再进入右道。”上海老总给我上了一课:具备中国特点的开车方法。
一个社会好比一张交通网,每一个开车的人好比社会上的一员,交通网有交通规则,同样,社会也有社会的规则。开车需要遵守交通规则,看到红灯你需要停车,遇见其他人有先行权,你就得让路。每一个开车人都遵守规则,交通就平安,不然,就会频繁出现交通事故。破坏交通规则,有时自己获得利益,其他人并没遭到损害;有时自己获得利益,可能侵有其他人的利益;有时自己没得利,其他人也受害,这叫做害人害己、两败俱伤。一个社会网也一样,每人都得遵守社会规则,不可以只不过为了我们的一时之利,就干得痛快,而侵犯其他人的利益。
上海老总并不反对我的看法,笑着对我说:“道理大家都懂,但要做起来非常难,真的做好就更难。”
德国人的思维是直线的,中国人的思维是圆圈。大家中国人与欧洲人在为人处世方面有显著的差别,这种差别可能引发文化冲撞,导致商业合作功败垂成。
大家这类黄皮肤中国老外在德国生活时间长,遭到德国生活活方法的潜移默化,慢慢地被日耳曼化了。这说明,具备文化特点的感受和思维模式是可将来天掌握的。
德国人很强调个人主义,他们处事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。也因此,德国人办事以个人直线为起点,所以,他们外出办事,必须要预约,天天的生活被预约充满。直线思维的德国人尽管死板,但,他们自私得每人都约定俗成:获得个人的最大利益。
下午2点整,距离法兰克福机场40公里的地方忽然遭遇堵塞。打开收音机,路况报道,往法兰克福方向的3号高速公路堵塞10公里。再过20分钟,是20公里堵塞。
“你不是说德国人开车个个都遵守规矩,而不会发生交通堵塞吗?”大家的汽车不可以进一步,而上海老总进了一步,将我一军。
为了赶时间,老总建议我开到最右侧的“救护车道”。我当然不会同意老总的建议,由于那是给警察、救护车的“救人”车道。
眼前,大家中国人在德国的土地上加入了原地踏步的队伍。一个小时过去,大家不可以前进一步。又过了20分钟,大家的车子终于激活。走了一段,到了一个出口,凭多年的经验,我当机立断,开出去从乡间小道去法兰克福机场。下午六点半的飞机,可是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我在四点钟的时候迷了路,急得上海老总脸发青。我安慰他:“不需要着急,大不了,我雇出租把你们送到机场。”听着上海老总的担心,我镇静地开车,默默地调整方向,当大家看到有飞机场的标识时,时针指向下午4点半,15分钟之后,大家到达飞机场。
机场道别,上海老总紧紧地拥抱我,双眼湿红,好像是幸福喜悦的泪。这回我大胆雄辩:“堵塞在高速公路上,尽管你有方向,但主动权不在你手里,在乡间小路上,就算短时迷失方向,但主动权在我手里。”
驾驶证网
西方朔